今天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東西--爆笑日記產生器,只要輸入一些人名或關鍵字,就可自動產生好笑的日記。
還有通緝令產生器、成分分析產生器、甚至連情書產生器都有喔。沒事可以去玩玩看。

我輸入的關鍵字:


 

產生的文章是:

今天 2007 年 06 月 07, 天氣 下大雪
今天心情: 爽斃啦

因為每天都要唸書考試唸書考試...所以常常會睡眠不足, 那時候又沒有機車 所以都要提早起床搭公車, 某一天早上六點多 郭台銘 拿著單字表邊走邊背, 突然被一個不長眼的早晨慢跑客撞到. 郭台銘 因為睡眠不足 + 單字背不完 所以火很大, 就回頭大罵 : 幹拎娘勒!! 操!!! 結果那個慢跑客很和氣的說 : 對不起阿! 你沒事吧? 結果 郭台銘 愣住了 因為..... 郭台銘 發現那個人是馬英九 = =||| 之後他馬上逃離現場 說怕被警察抓.. (王令麟: 我在想如果他撞到是王世堅情況會變怎樣?) (業務員: 馬英九一定記憶猶新 哈哈哈) (小客戶: 那被邱毅撞到會怎樣?) (鄰居王媽媽: 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機會能無意間罵到台北市長) (主管: 九哥不要取消北市學生悠游卡嘛 幹 ~~~~~)

evilflat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型保單其實有很多種,簡單來說,只要跟投資有關的保險都可稱為「投資型保單」。以往向保險公司購買傳統保單,就是單純買一份保障。而投資型保單,既買一部分保障,也把部分保費拿去做投資之用。讓你所付的費用靈活運用,錢能夠有增額的可能性。在進步與變動快速的現今社會裡,比較容易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與財務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它會熱賣的原因之一。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個商品就是拿保費去投資基金,但是並不了解其運作方式,常常只聽到業務員說幾年後可以回收、幾年後可以獲利多少等等,因而常常造成各種糾紛,甚至很多人覺得被騙了。今天就來說明常見投資型保單的結構。

 

簡單說投資型保單就是保險公司將你所繳的保費,一部份做為保費費用,一部分成立一個分離帳戶去投資基金,分離帳戶中投資損益都歸保戶所有,跟保險公司無關。而保費費用(或可稱行政費用,也就是各種手續費用),常常就是造成糾紛的關鍵。

 

投資形保單的保費費用是什麼?如何收取?

 

向銀行買基金,通常會有各種手續費要付,例如申購手續費,贖回手續費,轉換手續費及管理費等等。

 

而向保險公司買投資型保單,你付的保費則有一部份可以拿去買基金作投資,以上的手續費用保險公司通常則不收(一年免費四次)。但也有其他「行政費用」是需要支付的。關於保費費用,各家收取的比例不同,一般是介於110%170%等,不過我也發現有公司是190%甚至230%的。收取的期間分散在三到六年,通常是以逐年遞減的方式來收,而第六、第七年後就不再收取,不過也是有公司繼續每年固定收取34%(目前有費用後收型和費用前收型保單兩種,那種比較好其實不一定),費用前收型保單,第一年收取的費用最高,大概是60%90%,假設一年付給保險公司六萬元,則可能有三萬六千~五萬元沒有用到投資上。之後每年逐年降低。也就是說,對消費者而言,一開始投資的比重相對偏低,逐年才慢慢提高,到第六、第七年後所繳的保費才完全放在投資上。

 

另外保費費用中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投資型保單可以做彈性投資,如果客戶手頭上有多一筆不需動用的資金,或者想利用低點加碼的彈性,以期市場回檔時,獲取更高的報酬(就是所謂的彈性保費或增額保費),則須多付一筆3%6%費用給保險公司(想增額十萬作投資則需付3千當手續費)

聽到這裡,有人就會說:直接去銀行投資基金不是比較好,可以把錢全部作投資,不用扣那麼多。但是投資型保單為什麼還是很多人買呢?甚至連總統、副總統都有買,這就是我們接下去要說的其他費用問題。

 

銀行費用名目解析

 

我們先說銀行買基金的費用,一般不外乎有以下幾種費用:申購手續費,贖回手續費,轉換手續費及管理費等等,通常為了招攬買氣,申購手續費每家銀行都會壓得很低,甚至推出首次申購免手續費或是第一年免手續費,這是一種刻意把投資人帶進門的一種做法。

 

至於有些標榜終身免申購手續費的基金,此時則要注意它是A股基金或是B股基金了!因為B股基金的費用是集中在贖回的時候才收的。

 

另外還有人會問:費用前收型保單比較好還是後收型比較好?算算看就知道了。

假如都是收5%手續費,當你一開始投資1萬塊,經過幾年變成10萬塊想要贖回,前收型你要付一開始投資金額1萬的5%=500元,後收型則要付贖回金額10萬塊的5%=5000元,你覺得哪一種好呢?

 

再來是轉換手續費。轉換是指景氣變化或是投資績效時,將甲基金贖回然後轉申購乙基金,這時要付一筆轉換手續費。通常會比贖回再申購兩樣加起來的費用要低,但是經常做轉換,你的投資穫利可能在無形中就被轉不見了!

 

最後是管理費這是基金指定保管銀行收的,通常是每月固定收取幾十塊到一百多不等的費用。

 

投資型保單優勢1  投資時間越長,越划算

 

投資型保單和向銀行買基金比較來說有利的地方就是在於其他費用。因為大多的投資型保單完全免申購手續費,而且每年都會提供4~12次不等的轉換及贖回免手續費,長期投資基金的人,在投資操作上與財務的運用上較為靈活且節省費用,不至於發生帳面上有賺,拿回來卻沒賺的情形。

 

所以就費用方面來說,短期投資型保單要看到穫利看到報酬是比較難,因為一開始費用較高,投資比重較低,若把投資時間拉長,投資型保單沒有後續的其他費用,將一開始的保費費用分攤成十年、二十年,絕對比銀行基金持續收取的其他費用來的低。想做長期穩健理財的人,就很適合以投資型保單取代向銀行買基金了。

投資型保單優勢2  越年輕購買,越便宜

 

最後來談危險保險費,這個是最多人不清楚的一項。買保險當然要付費用。這是大家最猶豫的地方:我已經有壽險了,還要買這張保單嗎?以一個12歲小孩舉例,購買一百萬20年為期的傳統型壽險,一年大約要付一萬六千多元;但若購買投資型保單,則每年僅需付四百多元作為保費費用,其他錢則可拿去做基金投資。有沒有覺得差很多?因此越年輕的人,越適合買這張保單。

evilflat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話行銷,真的很困難。相信大家都接過這種電話,也拒絕了無數次。有這麼多人在推銷相同的產品,為何我要向不認識的人購買?有這麼多通行銷電話每天轟炸我,為何我就是會聽這個人講,但想要掛掉別人的電話?我想,是因為他們的人格特質和做事方式與眾不同。

舉個例子,有一個曾經是卡奴的朋友,在做過無數的餘額代償方案比較後,最後卻在接到一通行銷電話後,決定選擇那間銀行。他說:「其實那間銀行沒有特別優惠,只是當時我工作不穩定,剩下最後兩週就要離職了,很難通過徵信。可是那個業務員,在聽到我的困難之後,幫我在申請單上註明『客戶即將修年假,請在三天內以電話徵信』,讓我順利通過了「有穩定工作」那一關。要不是她,我想我當時無法這麼快還完卡費...」

其實,對那個業務員來說,這只不過是個小動作,相信出發點也是為了確保業績能達到。只是一般人沒有想到,要多詢問客戶的困難點,也很少人會想到,可以在申請單上註明客戶的情況。這樣小小一個動作,也改變了原來會申請失敗的局面。有的時候,多一個問題,多一筆業績。多關心你的客戶,就多受一分信任。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我曾經同時間收到兩張一模一樣的信用卡申請單,只是來自於不同的人。一張上面手工加貼了一頁優惠說明、業務代表電話,還附了免郵資的回郵信封,更加註不須另附財力證明的字樣;我只需要五分鐘,就可以完成申請的動作。另外一張則來自於朋友,只是什麼都沒有,更加註需要財力證明和雙證件才能申請。由於身邊的同事也對這張信用卡有興趣,但總不方便請她把財力證明給我代寄吧。於是只好把那張來自於不認識的業務員、但簡單很多的申請單給了同事。

雖然明白是因為太熟,朋友省略了一些動作。也明白申請信用卡要付財力證明比較容易通過徵信。老實說,大家都很忙。當下我也很想透過那位業務員辦理卡片就好。因為想到要找出財力證明和雙證件影本,就覺得好麻煩...

可見,熟人的生意沒有真的比較好做。貼心,才是致勝的關鍵。
如果你多花五分鐘,作了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準備,能夠從數百通陌生行銷電話中脫穎而出得到業績的,也許就是你!

evilflat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管是理財還是保險,投資型保單是全民提問率最高的一種商品。不僅知識+的詢問度高,身邊朋友也常常抓著我問這個當紅炸子雞到底有沒有陷阱,好不好賺、能不能買。

其實投資型保單的商品型態繁多,每種商品的模式都不同,也適合不同的人。而報章雜誌對於投資型保單這類的商品也是各說各話,或者用了一堆專業名詞,更讓剛入門想理財的人聽的霧煞煞。既是害怕又想嘗試。今天借用蘋果日報的一篇報導「投資型保單當紅,7陷阱睜大眼」,針對投資型保單做番概念解釋,之後會再陸續整理關於投資型保單的各種說明與介紹。

蘋果日報把一般大眾於投資型保單的印象和恐懼做了一番整理,這篇文章也算淺顯易懂。現在就來針對文中的七大陷阱做些分析和解說吧。

陷阱一  過度強調報酬率?盈虧自負?

理財專員在介紹產品時,的確是會盡量放大優點。所以媒體專家就會對民眾耳提面命的說明負面效應。的確,有投資就有風險。但別忘了,報酬率是一個平均起來的數字,也就是說,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賺到了錢,自然報酬率就是正的。只要你明白投資型保單提供的是一種「平均來說」比定存利率好,比其他投資商品風險低的穩健型操作方式。心態正確,這點就不是陷阱啦。

陷阱二  需分攤手續費、管理費等行政費用?

每個商品都有它的遊戲規則,世上沒有完全偏向消費者的商品。投資型保單的遊戲規則就是,你不用負擔轉換基金、申購基金的費用,但會有其他費用的支出。很多人會問,我向銀行買基金,錢全部都是拿去投資,但我買保單,部分錢不做投資用,是不是效益比較低?

這邊要強調的是,投資型保單給消費者的是較為長遠的規劃,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投資規劃在6年以內,則手續費用的確會比銀行高喔。超過6年,則投資型保單則會比向銀行買基金來的划算。你會不會向銀行買基金到第六年後才開始後悔當初沒有選擇投資型保單,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啦。

陷阱三  投資標的少?甚至有遇到停售的機會。

難道自己向銀行買基金,就不會遇到停售的可能嗎?至少一般保單提供你一年約四次免費變更的機會。另一方面,投資型保單的確比較適合保守、懶惰或是對投資理財入門者購買,當然業者會給你一些較為專業的建議。基金選擇數每間公司不同,例如保誠人壽只提供十檔,但國泰人壽提供了42檔,如果真的在意選擇少,那麼就挑基金檔數較多的公司吧。

陷阱四  加碼費用高?每筆費用都須加收5%左右的費用?

所謂加碼費用,是指本來一年拿例如十萬來投資,覺得情況好想再加十萬。單看這筆費用,的確是比銀行高。不過銀行收轉換基金、申購基金的費用,而投資形保單則沒有。一般來說,會轉換基金和申購的情形是比加碼常發生的,兒銀行各種手續費加起來也許會比5%高。世上沒有完全利於消費者的局面,這就不再贅述啦。

陷阱五  匯兌風險?

當你的投資型保單選擇的是海外基金,自然也會有這層憂慮。其實很多種投資都有匯兌風險,例如外幣定存。這裡所謂的陷阱,應該是指你的保險員沒有向你說明白,而不是說投資型保單中的匯兌風險特別高。

陷阱六  不知道10天猶豫期,以為不能取消?

寫到這裡,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蘋果沒的好寫了,把這當作陷阱之ㄧ。難道去百貨公司買衣服小姐沒告訴你不喜歡七天內可以退貨,就覺得小姐設了一個陷阱給你嗎?

陷阱七  其實保單借款不容易?

所謂保單借款是指,當你需要錢應急時,可以向保險公司提撥你之前繳的部分保費(保單價值準備金)借貸出來用。保單貸款的額度一般是保單價值準備金的九成。有借款就有利息要付。以前只有傳統壽險才有這樣的制度,現在投資型保單也有。投資型保單的商品種類非常非常的多,每種的利息和額度自然也不一樣,其實很難作全面性的比較。這邊只能建議,投資型保單是讓財富增多的一種理財方式,在購買之前要想好自己能負擔的程度,減少借款的機會,才是實在的作法。


附註:投資型保單相關新聞

為你量身訂製3年穩賺50%的致富秘笈(理財周刊) 
夾心族 更要提早規畫退休(Smart智富月刊)
 你幫孩子買對保單了嗎?兒童保單最常見的4種錯誤搭配(Smart智富月刊) 
保險新規定10月上路 投資型保單 買氣增溫(時報資訊)
 
分散風險 投資型保單才會長大(中國時報) 
投資型保單狂賣 但非理賠申訴比率高居第2(中廣新聞網) 
投資型保單當紅 7陷阱睜大眼 (蘋果日報,須先登入免費會員) 
低費率投資型保單 比基金便宜(時報資訊)

evilflat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工作如何?」這句話對我來說,有時候可以直接翻譯成,「你有接到case了嗎?」「你領的薪水還夠活嗎?」或者是「怎麼樣,你想換工作了嗎?」.....當然,我很能明白朋友為何會有這種關愛的眼神。

2006年4月,當我終於決定要辭去我的第一份工作,投入身邊人不看好的業務生涯,身邊許多人都跌破眼鏡,除了因為我一向不是給人伶牙俐齒的印象,也因為我沒有「八面玲瓏,靠張嘴皮子吃透透」的本領;另外年紀也不到30歲,人脈說多還真不多,常讓身邊朋友懷疑我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在無可奈何之下選擇保險這行業。或者覺得我是因為工作累了,想要找個不用整天坐在辦公室的差事。以上這些疑惑,我都明白,不過關於這份工作性質,我想,其實大家都有一些誤解,就讓我一一道來!

不用待在辦公室,可以整天往外跑或者躲回家裡打電動?

只要稍微想像,每天大家都在上班的時候,誰有閒功夫聽我說?當然是等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回到家了,我才有機會抓住他們寶貴的時間。週末當大家都外出狂歡作樂或者與家人和樂融融時,才是我真正開工的時間。需多同行,若沒有安撫女友、替家人跑腿的三頭六臂,被拋棄或被碎碎念的機率還真不低。一般上班族賣給公司一天九個小時,下班就暫時把工作拋之腦後;而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待命中,若沒有「將工作融入生活、把客戶當朋友」的想法,應該也很難做的長久。

靠著一張嘴就可以把錢往口袋裡放?

佣金真的好賺嗎?首先菜鳥的確是有第一個月的「免責期」,只要願意拖著行李參加整整一個月的「洗腦」活動,大概第一個月吃喝是夠吧?

很多人覺得職前訓練有一種類似康輔、童軍等社團活動的氛圍,如果抱著去玩的心理,也還混的過去,一個月過後,領到第一份薪水--只有一萬多一點點。嚇到了嗎?所以說,投入這行業,沒有事先存好本的人,真的會很辛苦。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考照的開始。現在的業務,是需要專業的。即使有舌粲蓮花的功力,沒考到證照之前,所有的業績都要算同事的喔。這也是不無道理,想想現在的商品種類這麼多,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不就是欺騙客戶了嗎?

至於證照要多少張才夠?這樣看你本領啦!5張也不嫌多。而且每種證照的難度不一,可以報考的時間也不同。即使你是讀書考試的高手,也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才能夠把證照湊齊。所以,還是要再重申一次,投入這行業之前,一定要先存點錢啊!

你到底是把我當朋友還是想要買東西給我?

一般人都知道,當業務就應該把身邊的客戶當朋友,朋友當客戶。不這樣做,如果能夠給你的客戶最適合的建議呢?如果不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想法,怎麼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並且有長久的合作?可惜出神入化的結果,往往會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搞不懂你。例如,以前女朋友每次打電話問我在幹麻,聽到「我在和XXX打球」、「我在和XXX吃飯」、「我去XXX家聊天」,再聽到我沒空陪她的時候,都要鬧上一場:「你都在玩還說沒空陪我?」

又或者,當我只是放鬆和朋友聊天聚會閒話家常的時候,只要聊到投資或者人生規劃的話題,敏感的朋友也會流露出「你是真心推薦還是想要賣我東西」的疑惑 Orz....所以說,沒有把「工作融入生活」的決心,沒有「我只是想給你個建議」的觀念,又擔心朋友跑掉的人,往往也過不了這關。不想要領死薪水,其實都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沒有身邊家人的支持,無法接受時運不到偶爾薪水就會低到比在7-11打工還少的日子,就別往這火坑跳啦。

說到底,每個業務的人格特質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有的時候緣份也很重要。雖然我沒有把黑的說成白的本領,不過和人聊天的時候,大家願意聽我說;即使只是雞毛蒜皮的家務事,我也能夠認真傾聽給予意見。才這樣,不知不覺撐過了一年。

有人說,能不能在這行業穩定下來,至少要能夠持續超過兩年。當身邊親朋好友都「用盡」時,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如果這理論是真的,那麼我也撐了一半啦!中間的過程,有甘有苦。

未來,我會繼續努力^_^

evilflat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